首页

vivi女王

时间:2025-05-28 20:35:32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61050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组织做好防洪法修改立法调研、专题研究、条文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积极协调推进防洪法修改立法程序。出台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指导性文件,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动修订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优化补偿对象、标准和程序,出台加强蓄滞洪区内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指导性文件,调整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权限,完善和规范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研究建立重要水库防洪运用临时淹没补偿机制,为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效益提供保障。

U20男足世界杯冠军乌拉圭队将在陕西“过招”巴拿马国家队

扎洛表示,要努力把藏学期刊建设成为传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新时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推出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学术成果;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强技术合作与资源共享,利用新技术提高刊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欧洲头条丨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关税将沉重打击欧洲竞争力

上海11月7日电 (记者 李姝徵)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吸引了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在本届进博会上,丹麦新设生命科学馆,以食品馆和生命科学馆“双国家馆”形式参展。

宁夏一地以“月老之手”推动校企地深度融合

此次培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期间,学员们系统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课程,调研参观了海河乳品智慧工厂、华为天津区域总部等企业,并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交流对新质生产力认识理解,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

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在海南澄迈签约

2023年,北京地方上交财政管理费用38,537.02万元,上缴财政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补充资金411,462.98万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